宋刻本价值因何重于黄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宋刻本价值因何重于黄金?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2020年12月2日的一场拍卖会上,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以2.633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了目前最贵的古籍。

  其实不只现当代出现的宋刻本价值高,早在明朝的时候,宋刻本已经是一页千金的价格,有“寸字寸金”之说。民国时期的收藏家朱文钧为了收一本宋代拓本《醴泉铭》,竟然卖掉了沈周和文徵明两位的书画合璧之作《云山图》凑钱。

  如今,宋刻本多以页为单位拍卖,可见其价值。那么,宋刻本价值在书籍界因何重于黄金呢?

  目前中国能收集到的宋刻本

  总量不超过1200部

  真正的出版业开端大概在隋唐时期,那时候只是小量印刷,主要出版佛经等。在纸张、内容、印数与传播度上都属于初期阶段,所以流传版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雕刻、印刷技艺成熟,书籍的真正大量出版,是在宋朝。宋版书有三种纸张为材料:麻纸、竹纸、皮纸,其中最常见的是竹纸。我国自晋代开始大量造纸,造纸术在宋代更加精良。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说:“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可见宋代造纸主要是用竹,这也是宋刻本为什么大多出自两浙、四川与福建的原因。曾经有“福建本几遍天下”一说。

  竹纸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中间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优点是制作很快,催生了刻本的数量,但闽南天气潮湿,刻本发霉、虫蛀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是宋刻本的巨大损失之一。

  宋代除竹纸之外,还有一种“椒纸”,椒纸是用椒将纸染了一遍,这种纸不怕虫蛀,所以现在留存的宋刻本,椒纸很多。

  时光荏苒,千年光阴,这其中,有战乱,有天灾,有人祸等许多不可控因素,所以宋刻本虽然丰富,数量也多,在经过了如此长时间的毫无保存意识的过程中,大部分渐渐流失掉了。物以稀为贵,有幸流传下来的,就成了善本、珍本,甚至是孤本。

  根据最新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目前存世的宋刻本大约有3500部,其中有一大部分已经流于海外,分别收藏在世界各地。目前中国能收集到的宋代刻本,总量已经不超过1200部,每找到一部,几乎就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宋代刻本在当时只是普通的书籍,所以上层与民间皆有收存,许多民间的刻本没有得到保护,经过了漫长岁月,再次出现在当代的时候,已经是残本,甚至只有几页。

  在这个逐渐失散的过程中,宋代蜀刻薛涛的《锦江集》五卷本全部失传,宋代吕大防和李坖所刻的原本《华阳国志》也在元代战乱中流失。

  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出现的也都是残本残页,宋刻本已经损毁至此,留存下来的,就成了珍贵的收藏品、一页难求的至宝。

  内容上乘

  为推动宋代诗词与文化做出卓越贡献

  宋代文化与文学方面的书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民的文化水平迅速上升。后来成为全民教材的《三字经》《百家姓》都出自宋刻本。

  在没有书籍的时代,人们无法接触到文化与知识,识字也就无用。但是在宋代,刻本发行量巨大,读书买书看书方便,大大增强了底层识字度,宋代文化繁荣,宋词、宋诗口口相传,宋人有幸,在文化的熏陶下,成就了封建史上的文学高峰。

  宋刻本的出版,不仅印刷宋词、宋诗,还对唐代许多大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整理与出版。许多唐代的诗人虽然出名,但都是口口相传,作品集极其稀少,诗人老去或者故去后,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大诗人,受条件限制,甚至在当代并没有很大的名气,比如杜甫。

  宋真宗、仁宗两朝,刻本盛行,书社林立,有人开始刻印杜诗,杜诗大面积出现在市面上。《杜诗详注》中写:“仁宗嘉祐年间,王琪守吴郡,在姑苏刻了家藏的《杜工部集》二十卷,印了一万本,而‘世人争买’。”

  张高评在《杜集刊行与宋诗宗风》中写,宋代刊行的关于杜诗的版本有129种,1240卷以上,大大增加了杜甫的知名度。就连杜甫的生平考证,年谱编纂修订,都是在宋代才成型。在刻本的推动与传播下,杜甫奠定了诗圣的地位,成为诗词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如果没有宋刻本的大力推行,杜甫的许多诗或许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那将是人类怎样的损失?

  除杜甫外,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等诗词大家都出过集注与刻本,学子们以刻本为途径,或从杜甫的律诗得到启蒙,或追随黄庭坚的文风。后来的杨万里,就扬言始终会追随黄庭坚。陆游诗对偶工整,也沿袭了杜诗的严谨。

  出版繁荣,便极容易被做成生意,而生意,更便于将文化流向市场与底层。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几多雅事消溽夏:古人避暑的衣食住行

下一篇:皇家古建屋顶上的神兽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