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中:“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史书也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不见了,蛤类却大量繁殖,因为贝壳的条纹与雀鸟相似,所以传说中雀鸟潜入大水(大水是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菊始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习俗

  登高

  秋登高,赏红叶。寒露时节,花草树木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此时登山、郊野,观云舒卷,见叶青黄,可以舒展身体,以达“升清”之效。

  食蟹

  西风凉,蟹脚痒。进入9月,也就进入了吃螃蟹的好季节。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王会解》《周礼·天官·包人》中均有记载。寒露时节,三五知己,佳酿一壶,持蟹赏花,不亦乐乎。

  饮寒露茶

  所谓寒露茶,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保健功效相当强大。

  饮食养生

  滋阴润燥。中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露之后,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此时,应多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银耳、萝卜、番茄等,以滋阴润燥、益胃生津。

  吃芝麻。古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有补肝肾,润肠燥的功效。所以陶弘景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除此之外,黑芝麻还可以解毒以及美颜等,民间有句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句谚语就说出了芝麻和绿豆的解毒作用。寒露节气也是芝麻收获的季节,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都是寒露前后的热门吃食。

  适当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规律睡眠。寒露之后,还应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下一篇:秋分 | 燕将明日去 秋向此时分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