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知识 > 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常识

【专家谈养生】今日夏至:宜晚睡早起 多食苦味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三候

夏至分为三候:“一侯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1.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2.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3.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起居养生

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1.养阳气早起晚睡,中午再来个午休,对于养阳气是最好不过了。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注意保护阳气,养生保健更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征。

2.淋温水用温水洗掉疲劳可以增加抵抗力,每天用温水洗澡也是很不错的健身措施,可以消暑防病,而且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还改善了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3.防寒湿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饮食养生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气,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夏季因为多汗,体内的盐分损失过多,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推荐药膳】

【荷叶茯苓汤】

原料:荷叶1张,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作用: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酸梅汤】

原料:乌梅100克,山楂片100克,甘草5克,陈皮50克,冰糖50克

作用: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情志养生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调养很关键。

最佳消暑对策:静心。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实就是夏天调整情绪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

节气防病保健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

1.调理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夏天气候炎热,正好借助此时扶阳固本,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消除病根。

推荐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肾俞

2.培补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推荐艾灸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

3.调理颈肩腰腿痛在冬季寒气盛的时候,人们感受寒邪而产生的颈肩腰腿疾病,在冬季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有效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推荐艾灸穴位:大椎、肾俞、肩井、天宗







上一篇养人需依体质,无限能带你读懂九体养生!

下一篇睡眠,也有养生之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