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健康 > 传染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何治疗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占1亿以上。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另一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目前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对e抗原阳性、无肝硬化失代偿、年纪轻、病毒载量低的患者,可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如果病毒载量偏高、有干扰素的禁忌症、干扰素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选用核苷类似物药,如拉米夫定(贺普丁等)或阿德福韦酯(贺维力等)口服。当然,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联合应用效果更好些,但对于急性乙肝病人,伴有骨髓抑制或糖尿病的病人不适合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α-胸腺肽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此外,部分中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乙肝的检查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应该到正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治疗。

 




上一篇治疗乙肝,不可盲目乱投医

下一篇乙肝疗效判定标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